守一间摊 闯一条路 他们在望远市场拼未来

在望远市场,有一群普通人,他们早出晚归,为了生计奔忙着。细聊起来,他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——有人从一家小摊开始,把家传的凉皮手艺发扬光大,开成了4个连锁店;有人20多年如一日,坚持守着老手艺,哪怕受众越来越少,也从来没有放弃过;有人和妻子一同守店,凭借一手精湛的裁缝技艺,为数以百计的老人量身定做衣服,使他们即使晚年身材走样,但也依然穿得体面舒服;还有人从人生的高峰落下,却能从小摊起步,于方寸之间开始了新的奋斗。

他们的奋斗经历成了记者笔下的故事,当然,更希望这些发生在身边人身上的经历,能温暖刚好在读故事的你。


(资料图片)

从1个小摊到4家店面她携凉皮闯出一片天地

王燕华在望远市场开的麻辣烫店。

从14岁到36岁,从望远老市场到望远新市场,从1个小摊到4家连锁店,从每天卖十几碗凉皮,到每天卖500多碗凉皮……22年来,“燕华麻辣烫”成了不少望远人心目中的“白月光”,而在这个凉皮小摊的发家史背后,又有着怎样的创业故事呢?记者进行了采访。

王燕华是土生土长的永宁县望远镇人,从小就在望远桥附近长大,在她还上学的时候,家里父母做的凉皮就已经闻名街坊,那时候,她一放学就回来帮着父母一起做凉皮,一边做一边学,慢慢地也掌握了做凉皮的技艺。

也是在那个时候,王燕华以3分之差和心仪的高中失之交臂,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,贴补家用,也为了让自己能有点事情做,从中考失利的阴影中走出来,她选择自己支起一个凉皮摊子。

一开始,王燕华的凉皮摊摆在老望远市场,受市场环境和自己经济实力的限制,她的小摊显得十分简陋:一辆简单的三轮车、一张单薄的桌子,还有几把小椅子,就是所有的家当,而首战出师,她卖出了十几碗凉皮。

“那个时候确实很不容易,老市场里没有什么店面,大家都是露天摆摊的,风吹雨淋的都躲不过,有时候即使用伞撑着,准备好的食材还是会被淋湿。”王燕华说。然而,即使在这种简陋的条件下,她也从来没有在做凉皮上偷工减料。

再后来,随着时间的流逝,在王燕华不断的奋斗中,曾经的小摊子早已变成了4家颇具规模的麻辣烫店,吸引了望远通桥一带的许多顾客,有的人甚至一吃就是十几二十年,结了婚生了子,也要带着妻子和孩子一起来吃,而面对规模越来越大的店面,王燕华也依旧保持着一开始的初心。“麻辣烫吃的就是原汁原味,我们用的都是新鲜牛骨头熬的汤,或者是炖的鸡汤,为的就是让客人们吃得放心,吃得舒心。”她说。

最近这段时间,有人将王燕华的故事放在网上,也吸引了很多她的老顾客在下面留言。“从小吃过的凉皮,味道杠杠的。”“你家的凉皮,量足味道好。”面对老顾客们的夸赞,王燕华说:“大家能喜欢我做的凉皮和麻辣烫,经常光顾我的店,对我来说就是一种荣幸。”

人生逢低谷 他选择从小摊重新出发

陈学山如今卖起了鞋子。

突然之间就一无所有了,车子、房子没了,留下的只有数不清的债务。从一个还算成功的装修商,瞬息之间落到谷底,陈学山并没有屈服于命运的挫折,而是选择从望远市场的一个小摊做起,重新寻找自己人生的起点,做一个东山再起的创业者。

陈学山的家乡在中宁,年轻的时候,他跟随做生意的舅舅来到银川做生意,在建筑行业一做就是十几年,因为人实在、肯吃苦,他很快就取得了不错的成就,事业稳步发展的他,对未来也充满了希望,总想着能干一番事业。

然而,市场上的风云总是瞬息万变,外界的种种因素都能影响到一个行业的前途,近年来,因为种种因素,建筑行业变得越来越不景气,陈学山每天都要面临很大的压力,最终因为经营不善,他的装修公司破产了,不仅车子和房子都赔了进去,还欠了一屁股债。“那时候法院都来找过我几次,很多和我一样破产的人都因为债务太多,不得不暂时逃避。”他说。

刚破产那段时间,陈学山整个人都是失落的,整整半年时间,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,不出门活动,也不与人社交,像是与世隔绝一样,可渐渐地,他看到家人因为他而担心,又想到还有一家老小要生活,责任促使他重新振作起来。

新的起点,陈学山选择在望远市场摆一个小摊,卖起了春联、灯笼、福字等年货,一开始他感到很不适应。“以前都是和一些公司谈生意,感觉更加自由一些,现在整天守着小摊,也不好意思开口叫卖,感觉确实很不习惯。”陈学山如是说。

然而,小摊迟迟不开张,家里就迟迟没有收入。陈学山还是放下了矜持,为自己的小商品吆喝起来,也开始了新一段的人生历程。

如今,陈学山的小摊已经摆了好几年,最近这段时间,他又在望远市场租了一个店面,开始卖起了鞋子,他也从最初破产时的焦虑、迷茫,开始变得平静。“作为一个男子汉,跌倒了还可以再爬起来,因为你的身后还有很多责任,有孩子要抚养,有老人要去照顾。”陈学山说,经历了一次失败后,他越发珍惜现在的平静生活。

夫妻2人守店20多年为老年人量体裁衣

冯向楠守着他的小小裁缝铺。

在望远市场,有一家小小的裁缝店,店主冯向楠今年已经50岁了,他和妻子一起开店20多年了,这20多年来,他们为成百上千的老人量体裁衣,让老人们能够穿得舒服,穿得体面。

30多年前,当时才十几岁的冯向楠还是一名初中生,毕业后因为没有考上高中,不得不首先解决生存问题。那个时候,年轻人流行去学厨师和学裁缝,恰好冯向楠的姑姑就是一名技术娴熟的裁缝,他就来到姑姑的店里,从最基本的裁剪开始学起,一直坚持了两年多,终于学会了一身本事。

随后,冯向楠怀揣着一身技术,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,并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了现在的妻子,相互扶持着开了自己的小店,那时候男裁缝少之又少,有些客户看到冯向楠是男的,就会担心他不够细心,但冯向楠却很快用娴熟的技艺征服了顾客。他在裁剪方面的手艺非常好,得到了很多老顾客的肯定。

“之前我们还有学徒,人多的时候经常会做一些成衣,这些成衣主要是为老年人做的,因为一些人老了之后身材就会走样,有的变高了,有的变矮了,有的变胖了,有的变瘦了,外面卖的那些均码衣服,往往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,这时候就需要我们这些做裁缝的量体裁衣,根据每个人身材的不同细节,来给他们做贴身的衣服,让老人能够穿得舒服。”冯向楠说。

他告诉记者,店里90%的顾客都是老客户,有些老人在他这里做衣服已经好多年了,还有一些住在银川市区或者石油城的顾客,都因为在他这里做过衣服而成了回头客。“大家愿意支持我,肯定我,我就也要细心钻研技艺,做到与时俱进,不能辜负了大家的肯定。”他说。

然而,让他感到遗憾的是,尽管还有老主顾的支持,但服装裁缝这个行业的前景确实是每况愈下,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,手工制作一条裤子要卖100元,可市场上一条成品裤子才卖五六十元,还不用去等,这就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买成品衣服,年轻人也不愿意再从事裁缝这个行业。

“但不管怎么说,既然我们还在做这行,老客户也还需要我们,我们就会认认真真地做下去。”冯向楠说。

两代人铸锅几十年 只为传承传统老技艺

赵保国正在制模。

铸锅,很多年轻人可能都不知道这究竟是怎样一种技艺,可对于赵保国来说,这是他和父亲两代人的坚持,也是陪伴了他三十多年的吃饭手艺。

住在望远附近的中老年人,对铝锅情有独钟,按照老一辈的话来说,铝锅做出来的米饭最好吃,尤其是焖出的锅巴又酥又脆,比电饭锅做得香多了。也正因如此,从小和父亲学习铸锅手艺的赵保国,就成了市场上最受欢迎,最被追捧的人之一。

铸锅的手艺说简单也不简单,说复杂也不算复杂,主要有四道工序,第一步就是制模,第二步是炼铝,将铝制品放在一个容器里,用炭火慢慢加热到一定温度时,铝制品就会化成铝水,这个时候就到了第三步浇铸环节,需要小心翼翼地将铝水用勺子舀出来,浇到做好的模具里,等它自然冷却,再拿出来进行最后一步的抛光和打磨,这样,一口崭新的铝锅就做好了。

“从制模到最后的抛光成型,整个过程需要30多分钟,做出来的锅一个要卖50元,如果顾客自己带了铝来,我就挣个加工费。”赵保国说,这个活计有点脏,每次做完身上全是沙子和土,所以年轻人都不喜欢,尤其是近些年来,各种材质、各种功能的电锅越来越多,很多年轻人都不再用铝锅了。“现在来我这里铸锅的,最多的有两种人,一个是70后、60后的中老年人,还有就是之前在农村生活的这批人,他们从小用铝锅吃饭已经习惯了,换了锅还觉得饭不香了。”赵保国说。

后来,赵保国铸锅的视频被发到网上,也引发了许多人的回忆和情怀,有网友表示,自己从小就喜欢看别人铸锅,一看就是一个下午;还有网友表示,妈妈送给她两个铸好的铝锅,上面蒸米饭,下面炕锅巴,味道特别香。

然而,尽管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,但老手艺的渐渐失传,还是让赵保国感到很遗憾,他告诉记者,自己的父亲铸了一辈子的锅,自己也铸了大半辈子锅了,可自己的儿女却对这门老手艺没什么兴趣,这技艺眼看就要失传了。

记者 吴璇 文/图

关键词:

上一篇:过往的细节
下一篇:最后一页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