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)
近年来,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依托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,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“两个作用”,以本土特色产业为基础,积极探索“电商+”发展模式,让村集体经济破壳壮大,有力助推全县基层党建“一廊一带一片一道”建设。
在勐简乡,小米辣乘上“电商”快车,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了“新路子”。在资源丰富,但却没有销路的情况下,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?勐简乡老厂村村两委积极思考,多方探索,村党总支书记陈晰率先垂范带领李华兵、苏庆军、李国卫3位村两委班子成员先后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、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县等先进地区考察学习,最终决定走电商发展这条新路子。2021年,向县商务局争取到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,投资48.78万元建成“黄佤小米辣生产加工车间”。
在村党总支的积极引导下,3名党员致富带头人合股投资100万元注册成立“新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”,并采取“公司+合作社+电商+农户”的发展模式,成功注册“黄佤小米辣”品牌,通过进驻淘宝(开通“临沧农特产品体验店”网店)、县域各大超市等方式,确保产销不愁,每销售1瓶“黄佤小米辣”可为农户带来3.5元的净收入。企业每年将生产总利润的2%分红给村集体,实现了企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、村集体经济增强“多方共赢”。2023年,公司计划生产“黄佤小米辣”10万瓶以上,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万元以上。
在贺派乡,班卖村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,由村党总支领办成立耿马班卖振农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,并依托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,投资91.44万元在合作社建设耿马班卖振农贡米加工厂,采取“党支部+合作社+电商+农户”党建引领产业振兴发展模式,注册“班卖”系列大米品牌,推广统一品种、育秧、机插、测土配方施肥、病虫害防治、机收、收储、烘干、加工、销售的“十统一”种管销经营模式,实现水稻增产增收,形成村社共建、收益共享、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,村集体收入也逐步由外部“输血”转变为自身“造血”。2023年,全村计划种植水稻4060亩,目前已播种200余亩,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。
“合作社每年除去大米生产加工费、加工厂房管理费等必要开支外,剩余的利润全部纳入村集体经济管理使用,让村上有钱为群众办实事、办好事。而且合作社每年固定用工5人,季节性用工可达20人,用工优先考虑脱贫户,每人日工资为120元,让群众实现‘家门口就业’。”班卖村党总支书记陈国忠说道。
在大兴乡,农家火腿走进龙头企业加工厂,实现“土货”变“俏货”。大兴乡龚家寨村依托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,于2022年6月投资50.68万元建成“乡村振兴火腿加工车间”。为做大做强大兴乡火腿产业,龚家寨村在乡党委的多方奔走下,引进了临沧特零深山食品有限公司,并将火腿加工车间以每年3万元的租金租赁给公司,租金收益归村集体管理使用。
以此为基础,龚家寨村采取“企业+电商+合作社+农户”发展模式,成功注册“那卡爬高山火腿”品牌,通过搭建电商平台打开销路,让那卡爬高山火腿“下山”“进城”“入网”,产品远销上海、北京等省外各大城市,让农村“土货”变“俏货”。今年来,火腿加工厂共收购本地土猪493头,农户收益140余万元,制作大兴乡火腿1760只、火膀1760只、腊肉27280公斤、香肠10560公斤,预计收益达704万元。(通讯员 陈会平)
关键词: